[新海誠]天氣之子 二刷+小說 簡評、心得感想、彩蛋 #天気の子

Silence
12 min readJul 20, 2019

--

首先我要先說結論。

為方便評價,有些地方我會拿『秒速五公分』、『言葉之庭』、『你的名字』當做參考來比較。
如果覺得比較沒有意義的話,我會說:還是新海誠,看就對了。

滿分以五分來算。『↑』代表該分數以上

●畫面:4↑ ( 一如既往的優秀)
這次有一部分是導入3D技術,所以視角變換跟運鏡有些部分很讓人耳目一新。

●音樂:4↑ (值得信賴的RADWIMPS)
『你的名字』BGM 全27首,其中4首是vocal。
『天氣之子』BGM 全33首,其中5首是vocal。
可能會有人拿『前前前世』的琅琅上口來比較,不過我覺得沒有優劣。
故事類型不一樣,音樂當然也會隨之調整,大家對曲子的印象也會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新加入的vocal女聲(三浦透子),當初花了一年左右的選拔才選出來。表現得如何大家應該都深有體會,聲音一出來真的很讓人驚艷,透明又有穿透力,帶有磁性的聲音讓人著迷。

●劇情:3(中規中矩)
平舖直敘。不像『你的名字』較為複雜的劇情設計。

●娛樂性(滿足感)&震撼度:~3.5 → 4
如果是衝著『你的名字(我給4↑ )』高潮部分給人的暢快感來看這部的話,會很失望。
這次演出跟BGM配合我認為不差,但是安排或許可以更巧妙一點。
因為人物設定跟劇情安排上,角色本身可能會比較難以讓觀眾帶入情緒,所以醞釀的時間跟情感的爆發每個人都不盡相同。
A看到的是二次元平面的圖,就說:就只有畫面好看而已,不有趣。
B看到的則是三次元完整的結構,自然就會說:不只畫面好看,內容也很棒。
這其實就是像新海誠自己在後記說的:『我一開始就不打算寫一部老少咸宜、隨時興致一來就可以去看的劇本。』

如果有時間的話推薦看一下小說,敘述方式有些不同、也有小部分加筆。
最重要的是新海誠的後記跟洋次郎(RADWIMPS主唱)的解析,看過兩個人的想法以後對這部作品會有更深的理解,也許會改變你的評價。
我認為本質上『天氣之子』是優秀的作品,但是會依照觀眾的經歷而有不同的理解。

新海誠從『你的名字』之後(前作跟本作),有商業化、符合大眾的傾向,而不是原本的『秒速五公分』、『言葉之庭』比較文青、詩意的表現。
借用一下一個有趣的說法,大家熟知的『你的名字』監督是 新海誠
『秒速五公分』的是 舊海誠。

這次『天氣之子』我認為是在新舊之間。
新的部分是一些大眾面向的元素像是:搞笑橋段、小開黃腔、吉祥物
舊的部分,也就是新海誠的核心概念,依然還在,那就是新海誠想要藉由這次故事傳達的訊息,以及希望帶給觀眾繼續前進的動力。

舉例來說:
『秒速五公分』用了很多畫面醞釀情緒。情緒在心理發酵,直到最後都沒有爆發開來。是一個極端,所以大家都愛不釋手(X)。
『言葉之庭』也是用了大半時間跟畫面在醞釀情緒,直到最後終於有一次的爆發,看了很舒服。
『你的名字』則是因為題材跟劇情設計的關係,觀眾很容易被帶動情緒,所以會有不少的爆發,高潮場面也是不只一個。
『天氣之子』就是介在中間。

=============================
以下會針對劇情評論,涉及明顯劇透。

#################
我想先講彩蛋。
1.『你的名字』的角色

立花瀧,帥到爆炸的前作男主角,就算當做彩蛋出場帥氣度依然不減。講話溫柔卻很有力道、還很親切。
在電影裡面沒有被叫名字,不過一看就知道是本人,在ED名單裡也有明顯寫出立花瀧。在小說裡則是有被叫『瀧』。

宮水三葉,沒錯。 你沒看錯! 還 沒 有 結 婚。 不是立花三葉!
出現在男主角買戒指時的專櫃小姐擔當。 跟當時『你的名字』的補完設定一樣,跑到東京學精品設計相關(?)
雖然只有出現一下下,但是魅力顯露無遺。 小說裡面有講到男主角充分感受到三葉的魅力。

宮水四葉,終盤(三年後)的時候有出現,應該是出現在東京,以JK的裝扮出現一下下。

勅使河原&早耶香:第一次放晴委託後,在高樓(建築物內?)以情侶身分出現(背影&對話)。

2.聲優梗(花澤香菜&佐倉綾音)

左:花澤香菜 | 右:佐倉綾音

花澤香菜 配的角色名字是 『カナ』(漢字可以寫成:香菜)
佐倉綾音 配的角色名字是 『アヤネ』(漢字可以寫成:綾音)
在電影裡探訪場景,『アヤネ』有簽名,那時候話面秀出來的是名字是 『花澤アヤネ』。

但事實上角色全名跟聲優名是一樣的,分別是『佐倉アヤネ』跟『花澤カナ』。小說裡有詳細寫到『カナ』是故意把姓氏寫成 佐倉 的。

恭喜佐倉正式入贅花澤家。
恭喜佐倉,香菜正式入贅佐倉家。
兩個都是佐倉賺,太賺了吧。

3.其他
其他不少也有不少值得一提的橋段其實都還蠻像彩蛋的,像是;
●定點旋轉視角(新海誠擅長的360度運鏡、大部分作品都有出現)、高潮部分之一的大樓外部逃生梯場景(言葉之庭)、雨(言葉之庭)、帆高的長時間跑步場景(你的名字)、民間傳說(你的名字)等等。

●在旅館唱卡拉ok的歌:AKB48『戀するフォーチュンクッキー』、星野源『恋』

還有大家可能比較沒有注意到的是,帆高初次拜訪陽菜家時,跟兩位女性擦身而過,很有可能就是兒童保護局(社會局?)的人,帆高的目擊情報也許來源也是她們兩位。

◉8/3加筆補充*:
○劇中,提出放晴委託的cosplayer扮演的角色是 『(初代)光之美少女』。
因為光美的動畫製作公司是東映,而天氣之子背後是東寶,所以新海誠還特地去跟東映談,說無論如何都想要把光之美少女放進這次的電影裡。
負責劇中cosplayer角色配音的是 花澤香菜。

初代 光之美少女 (プリキュア)

○占卜師的配音員是,替 七龍珠-孫悟空 配音的知名聲優:野沢 雅子

○星探 木村(スカウトマン木村)的配音員是『木村良平』。
在劇中 星探 木村的小孩也有出現(一個小孩對著窗戶阿阿叫的場景),配音員也是『木村良平』。

新海誠監督的電影,不只是面向一般人社會大眾,還融合了許多各位愛看動畫的粉絲看了會會心一笑的元素進來。

另外,
○劇外也有彩蛋
天氣之子首映日7/18,往年應該是梅雨季已經結束的日期,但今年日本在當時仍在梅雨季。原本一直在下的雨,在看完天氣之子以後,天氣就放晴了。

*ニッポン放送 interview(by吉田尚記) youtube連結#################

再來想要談最重要的角色設定跟劇情。

這次觀眾的評價好壞其實很大部分都是因為一開始劇情設定而導致的。

首先,『你的名字』是改變已經發生的悲劇,觀眾會更容易代入主角的心情、走進角色,跟主角一起對抗世界的惡意。
『天氣之子』則是心愛的人跟世界只能選擇一個,勢必會造成價值觀的衝突,立場不同的人當然沒有辦法代入主角的心情,也不會產生共鳴。但如果描述跟表現恰當的話,是可以讓不同價值觀的人理解的。所以這不一定是弱點,角色如果塑造的好、可以說服人,其實是很值得討論的。

再來提到主角,一個是帥哥,一個是中二小鬼頭。中二小鬼頭會有成熟價值觀、還有堅定的信念嗎? 唯一說服觀眾的方法是就是讓大家能對這個時期的稚嫩身有所感,所以最後還是取決於觀眾的主觀感受。這是需要下很多苦工才能多少難彌補的差距。
主角不成熟的行為或許會引發觀眾的尷尬症,進而脫離對角色的融入,造成無法共鳴、突兀感、影響觀看體驗。

看到主角一開始四處碰壁、被欺負,其實我覺得是很好發揮的地方。如果新海誠可以像『秒速五公分』搭火車延誤、不小心弄丟信的橋段一樣好好醞釀情緒,這樣中間爆發會更有力道。而不是像這次一樣,為了迎合大眾市場,在碰壁、被欺負橋段加入搞笑元素緩和氣氛,導致情緒起伏薄弱、難以情感共鳴。
主角開槍被陽菜罵的橋段也是很可惜,悲傷的情緒可以再醞釀多一些,這樣陽菜是個替人著想的好女孩這個部分會更被凸顯,整體的反差太少了。
陽菜會罵帆高:『你是打算還我漢堡的人情嗎!!?』背後代表的意義其實是她有把帆高放在心上、記得那個在麥當勞連三天晚餐都喝玉米濃湯垂頭喪氣的男孩。再從她生氣的點是『說不定會殺死對方』,代表她是很纖細、為人著想的女孩,就算對方跟他沒什麼關係。生氣的陽菜走沒幾步又馬上回來關心帆高、幫他打氣,代表的是他放心不下那個令人擔心的男孩,也充分的表現上述的個人魅力。

像上述的例子劇中相當多部分都是用畫面在說話、勾勒人物輪廓,一些小細節有注意到的話會覺得相當有趣,整部作品也會更完整。算是越嚼越有味道的作品,請大家有機會務必二刷、三刷。

這種讓觀眾自行會意的表現方式算是新海誠監督的特色之一(『秒速五公分』、『言葉之庭』等都是大量用這種表現方法來敘事),所以一開始的結論我也有提到:還是新海誠,看就對了。

接下來是感情戲的部份,這個部分其實就影響到最後高潮部分的爆發。
前一作『你的名字』的感情戲雖然薄弱:為什麼兩個人會互相喜歡、為了對方而做出那些行動,在劇中並沒有明顯的舖陳跟解釋。但是設定跟劇情安排的巧妙,可以讓觀眾感受到男女主角間是互相需要的,所以依然可以引起共鳴。

而這次『天氣之子』的感情戲依然很弱。
雖然擅長用畫面說話的新海誠,很好的訴說了陽菜是一個多麼惹人憐愛、溫柔體貼的女孩、同時也是一肩扛起家庭重擔、照顧弟弟、帆高的姐姐。
所以就算要世界的其他人遭遇不幸,也要讓她幸福。
但是幾乎所有的內容都是 『帆高 需要 陽菜』,陽菜幾乎沒有透漏她需要帆高的原因,只有說因為他的幫忙,讓自己找到晴天女孩的意義。
愛情的天平偏向其中一方是錯誤的,我想大部分的觀眾都有察覺到違和感,所以高潮部分張力不夠、沒有說服力、難以共鳴。

…沒錯,這就是人生三大錯覺;『我覺得她喜歡我!』
陽菜一次都沒有說她喜歡帆高。或許是因為她的母性光環,所以一直看著帆高,或許她只把帆高當成她的家人、弟弟。
因為在她的眼裡,帆高是個上京到處碰壁、令人放不下心的孩子。

所以最後的結局真的是happy ending嗎?
或許吧,如果以一家人團圓的角度來看的話。
時隔三年,終於跟令人放不下心的弟弟(帆高)團聚了。
雖然大家都覺得是:時隔三年,終於又見到我朝思暮想的男孩子了(帆高)。

……誰都不能排除是錯覺的可能性。
我絕對不會說我認識那個到了異地被溫柔對待然後暈船產生人生三大錯覺的人。

無論如何,我想要謝謝誠哥幫大家重新定義了什麼是『年上』。
年下的年上也是年上! 謝謝對年上情有獨鍾的誠哥!
年下的年上、滿出來的姐系風韻跟母系光環、幼女般的身材、開朗、溫柔的個性、年下的稚嫩,謝謝誠哥使我心靈富足!

最後,
關於本作『天氣之子』結尾的 「大丈夫」,
原本我只看電影覺得就是中規中矩的收尾。之後看了小說的後記還有洋次郎的解說才知道,「大丈夫」有怎麼樣的含意。
首先 「大丈夫」該曲子在一開始並沒有被新海誠採用,原因是情緒太強烈、在電影之中並沒有可以使用它的橋段。
之後新海誠苦惱於電影最後結尾三分鐘的演出跟分鏡,進度停滯了3個月。最後跟洋次郎討論以後,原本沒有被採用的「大丈夫」又被搬上檯面討論。
新海誠所想要的通通都在這首曲子裡面了。所需要的一切、重要的感情,全部都在這首早在一年前就拿到的曲子之中。
之後演出分鏡跟內容也是從「大丈夫」而來,是名符其實的last scene。

洋次郎的的解說也有提到新海誠的堅持,雖然他是負責很多協調之類的工作,但是它有絕不退讓的地方、以及想要傳達的理念、價值。
新海誠以「大丈夫」作為last scene結尾,洋次郎深感重負,並提議以其他曲子來結尾。 但是新海誠毫不退讓,說:『讓觀眾聽著「我想成為你的依靠(君の 「大丈夫」になりたい)」這句話作為結尾,一定會讓人覺得被拯救了。』

即便二刷『天氣之子』,還是覺得有某些部分沒有打到我,直到看完新海誠跟洋次郎的給讀者訊息以後,我整個眼淚潰堤。
君にとっての 「大丈夫」になりたい, 正好就是我自己一路努力走過來的信條之一,在理解新海誠監督的堅持以及想要傳達的理念以後,真的感到被救贖了。

對我來說,『天氣之子』最後的一塊拼圖就是這個last scene、這個曲子「大丈夫」。

ps.我非常佩服洋次郎,大丈夫這首歌,用字少、簡單,卻傳遞的非常強烈的情感。第一次聽跟看完電影聽跟看完後記聽,感受會不一樣。大家務必多刷幾次電影、多聽幾次。
歌詞翻譯在這邊:RADWIMPS — 大丈夫 歌詞中日翻譯
沒把握翻的很到味,請大家給我意見!

加筆:

「大丈夫」其實不只在last scene出現,電影後段部分,在老警官跟須賀跟在K&A的對話中,須賀莫名的流淚,老警官問他「沒事嗎?(大丈夫?)」
我認為這也是新海誠監督想要跟觀眾的訊息。
須賀的邏輯、行動,觀眾應該都很能認同,他或許就代表著社會上大多數的人、符合社會期待的人、社會上正確的人。
有多少時候我們為了符合社會期待而隱藏自己的真心、扼殺真正的自己?沒有人來關心我們,甚至還不知道自己內心正在流淚。
新海誠監督想要跟我們說的,大概就是這句話:「沒事嗎?(大丈夫?)」吧。

『天氣之子』是一部具有爭議的作品,它必不能獲得像『你的名字』一樣的一致好評。但這種價值觀的衝突會促使人思考,是對社會有益的。

犧牲一個人,換取世界的和平,真的是正確的嗎?
只因為他/她能做到,所以必須犧牲自己換取全體的利益?

把他人的犧牲當做理所當然,毫無自覺跟反省,是不是就是我們一直在做的事情?

如果能重視每個人的價值、珍惜他人的付出,即便勢態變得艱辛,彼此都願意為了成為他人的依靠而努力(君の 「大丈夫」になりたい),
那麼就一定沒有問題(大丈夫)。

--

--

Silence
Silence

Written by Silence

在日本念書的研究生,預計留日發展。喜歡音樂、感動人心、美好的事物,偶爾發發歌詞翻譯、或是一些心得感想。主要活動範圍在噗浪,比較有系統性、或是長文才會發在medium。https://www.plurk.com/_silent_night

Responses (1)